汉中文化网 hzwhwang.com 讯 12月21日,汉中市诗歌研究会第二届主席团第三次扩大会暨迎新春诗歌座谈会在汉中市群众艺术馆举行。汉中市文联贾连友主席,汉中市诗歌研究会主席刘兴聪,汉中市诗歌研究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作家刘诚,诗歌研究会主席团成员、顾问及会员代表出席会议。
汉中市文联主席贾连友讲话认为,汉中市诗歌研究会团结了一批富有理想追求、热爱诗歌创作的志同道合者,研究会的成员越来越多,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宽,影响力越来越大,是汉中文学艺术领域充满活力的一个社团。大家把充满诗意的生活与时代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用诗歌艺术表达着很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用诗歌弘扬时代精神、服务中心工作。围绕扶贫工作、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先后与汉中市图书馆、《汉中文化网》、良顺藤编公司联合开展的《我和我的祖国》诗文朗诵和《诗歌与工匠精神》诗歌研讨会等主题诗歌活动都值得称赞。同时,研究会立足汉中本土,面向全国辐射,把汉中本土诗人的作品推向全国,加强了与全国各地诗歌界的交流,拓宽了诗歌创作视野。他希望汉中市诗歌研究会今后在发展中继续发扬优良传统,积累成功的经验,按新形势下对社团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提升研究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增强引领力和美誉度。祝愿大家在2020年进一步创造诗意生活,多出精品佳作。
刘兴聪主席作汉中市诗歌研究会2019年工作总结。她说,2019年,汉中市诗歌研究会在市文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文联的关心支持下,在研究会主席团成员的努力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团结带领广大会员同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参与汉中文化名市建设,开展诗歌文化公益活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诗歌与工匠精神”研讨会暨汉中市诗歌研究会良顺藤编创作基地成立一周年庆典等一系列活动顺利开展,会刊《汉中诗歌》第13期顺利出刊,研究会各项工作继续稳健发展,对外交流力度不断扩大,与周边地市诗歌社团的合作更加广泛。展望2020年,研究会将继续做好《汉中诗歌》的出刊;不定时组织会员学习相关文件精神,提高诗人作家的政治觉悟和创作认知;积极响应市文联号召,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开展文学进校园、诗歌下基层及诗歌志愿服务活动,助力脱贫攻坚,组织更多的诗人走出去,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使诗人的作品讲艺术、接地气;争取与有关学校联系,进行诗歌讲座和培训,举办诗歌朗诵活动。同时,不断加强研究会自身建设,积极吸纳有实力的会员入会,为研究会增加新鲜血液;积极与有关单位联系,多开展诗歌研究交流活动;倡导广大会员多写好作品,借助微信平台和合作媒体《汉中文化网》作好推介,提高汉中诗人的知名度;定期召开研究会主席团会和理事会,及时沟通与协调,提高主席团和理事的服务意识和团队凝聚力。
会议组织学习了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的讲话》 和《习近平致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的贺信》并进行了讨论。
会议进行了迎新春诗歌座谈会,与会领导、嘉宾和研究会成员围绕《微信时代诗歌的困境与突围》展开积极讨论,大家踊跃发言,一致认为,微信时代诗歌的困境表现在边缘化、碎片化、娱乐化,其原因在于海量信息时代使诗歌没有了门槛,不少诗人们心里浮躁、麻木,情感缺位,缺少时代的疼痛感,诗歌泛滥,诗人泛滥,格调不高,缺乏穿透力,缺少诗歌的效能。顺应新时代,需要诗人们有一种精神和气度,诗人可以物质贫穷,但精神一定不能贫乏,内心要强大,要耐得住寂寞,开放视野,志存高远,沉下心修为,既要对当下的民生发声,又要与社会功利保持距离,用诗人的清醒保持诗歌的纯度。诗人应有诗性,诗人是语言艺术家,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品,要锤炼诗歌语言。诗歌批评也要把握好针对性、时效性、论辩性、真实性。既要拥抱网络时代,又要站得高远,要看到时代的本质、方向和希望,多读书多沉淀,多思考多写作,守住初心、抱团前行, 拥抱诗歌的明天。
本次会议得到了汉中锦海陕北铁锅羊肉(草原牧歌)的支持。
相关链接:汉中市诗歌研究会第二届主席团第三次扩大会暨迎新春诗歌座谈会圆满举行(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