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文化网—最具文化品位的汉上网络家园
站内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 汉中文化网 > 艺术>美术
紫柏山下刘继农——为一个真情的画者造像
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 2017-07-15 08:26:17

      继农的家依山而筑,傍水而居,凭窗望远,是绵延的紫柏山。去年我去看时,只觉和大千先生晚年在台北寓居的风水十分相似,我说大千先生画院叫“摩耶精舍”,你何不仿效前贤,也叫“紫柏精舍”?他年就在此间立一画院,肯定是个神仙居处。

 

 


      后来继农作画题款也时用“紫柏精舍”的雅号。

 

 


      汉中之与关中,四时温润,人文渊远,人称“小江南”,也是一个气象博大的地方。这里有摩崖石刻,“石门颂” 、“石门铭”、“开通褒斜道” ,人杰有张骞、李固,等。古来,汉中既是天然的避难安居之地,也是英雄逐鹿,入主关中,睥睨天下的关隘。现代,从这里还走出了方济众、丁绍光、张振学等画家名流。

 


      十多年前,继农也是沿着留坝家门前国道,走过留候庙、跨越紫柏山,经秦岭、过凤县,来到宝鸡学画,而后进西安,在西安美术学院修业。

 


      那时,他叫刘勇,天生的南人北相,高大魁伟,为人纯朴直爽、急功好义。我与他同窗,他也是同学中不多见的几个把画画当回事儿的人。至今依然记得,他上学时经常周末骑自行车,携带着画具,沿着美院周边大道,到处画水彩写生的往事。

 


      毕业那年他回到了汉中,再到我了解到他的新消息时,他亦更名“继农”。不变的是画还坚持着,但多是中国画。从勇略之尚到皈依家园情结的文化根性,他更名的冥冥之中,也喻示着在重新地选择一条艺术道路。

 


      继农要通过水墨去营造一个可居、可游、可观的,孕育在心中的山水田园世界。

 


      他的画也是一边工作之余的静心专研之作。画不仅是为遣兴,而同时是思索,是一种寻求艺术完善与人生超越的自我修为。这的确是他那个实在而执拗的个性会选择做的事。

 


      他画水墨写意,有山水也画花鸟。山水画作来耗时,花鸟画则随时得空即能来。同时,山水画内容繁杂,易往丰富走,花鸟构成简要,易直取大象,这两种实践结合,对画者更会有所补益。如潘天寿,其画在整体感和丰富性方面能高度地统一起来,采取方式是把山水和花鸟观念揉合了,画有许多是用小写意手法,但却张力很大。所以潘的丈二巨作在大气势之外,依然有精微细节可咀嚼,令人叹服。

 


      画画虽只有片纸,却内含着大天地。一个人选择了绘画,他的生活也会变得简单,精神更加纯粹。反之,只有如比才有可能凝神思考画中的问题,体悟大道。在这方面,继农不仅勤于实践,并不断立意思考,去突破问题。这是画家很重要的个性品质。

 


      去年,继农拜访画家张振学老师,他归来后,向自己提出问题:怎样让画面的语言方式和陕南的山水风貌,能更为适合?

 


      在我看来,他已经自觉到了一个艺术实践方向的大问题。
      画家的实践和作品,可以超越地域性,表现一种个人化的精神境界,也可以根植于熟悉的外在生活,去体验其具体性,发掘到自我认识的某种本质,如范宽画关陕一带山水,莫奈画雾色中的巴黎。继农选择了后者,这难道不是源自于他血液之中对生息故土的那份亲和吗?他感怀土地,想让自小打玩和耕耘的那山那水,永远陪伴着自己。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用心去感受的山水,也会蒙养出笔墨,创造出一个真切而美好的艺术境界。(本文作者/仝朝晖/清华大学博士、博士后)

 

     刘继农,男,汉中留坝人,1998年西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毕业,2010年西安理工大学硕士毕业,现供职于陕西理工大学。早期致力水彩画学习,师从史涛、朱霞等。2000年后转向中国画学习研究,先学习山水后兼顾花鸟,山水师从王镛、张复兴、张振学等名家,花鸟由近现代之吴昌硕、潘天寿、齐白石、诸巨匠,追溯扬州二李、八大、二石至青藤白阳,悉为己用,其画风追求沉雄朴厚,古雅刚正,其艺术标准以磅礴之气,“天然去雕饰”,以“自然天成”为最高境界。 

【打印此页】
汉中文化网 www.hzwhwang.com 版权所有    陕ICP备16010438号-1    网站编辑E-mail:bianji@hzwhwang.com    QQ:3477833007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287号 号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文域名: 汉中文化.com  
汉中市互联网违法和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16-2226631